——信息工程永利李靖老师云做客永利yl23411(中国)官方网站“融经论坛”进行科研交流
为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完善科研管理工作,提高课题申报的成功率,共克时艰,元充电,4月11日下午13:30,永利yl23411(中国)官方网站“融经论坛”第二期通过腾讯会议的形式在云端举行。本次“融经论坛”特邀永利信息工程永利李靖老师作了“科研项目拟题及申报经验交流”主题分享报告。科研处沈永钧博士以及永利yl23411(中国)官方网站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分享会。会议由永利yl23411(中国)官方网站副院长周谦教授主持。

分享会上,副院长周谦教授对李靖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李老师的大力支持,并简要介绍李老师在申报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本次分享会进行了1小时30分钟,是科研交流的一次生动云课堂。李老师精心准备,围绕“科研项目拟题及申报经验交流”为主题,从项目拟题、项目申报、文献查阅三个方面展开分享,并以自己申报省社科项目的为例,娓娓道来,进行了深度的讲解和详细的阐述。


在项目拟题上,李老师指出,可以从研究选题入手,简述主要进展,引出研究方向,找出目前尚未解决的具体科学或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进行阐述。她认为拟题过程是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是科研立项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课题申报中,她以本人申报2019年湖北省社科重大项目为例,认为研究意义就是理论研究,研究价值就是侧重项目的研究,并对研究现状的撰写进行了详细阐述。认为,研究方案是项目申报最主体的部分,描述研究目标时“动词”非常关键。研究的框架应突出内容,思路应突出整个研究过程的逻辑性。可行性的描述一定要到位。对于申报书撰写先后顺序、撰写周期、初稿的修改、申报书提交等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在文献查阅时,李老师认为博士论文是参考的首选,博士论文中可以得到一些中英文文献;外文文献可以查阅百度文库、知网、arxiv.org、papers.ssrn.com等,也可以进行网上文献的求助。她指出,文献查阅是一种科研方法,但是更是一种科研习惯,是激发研究灵感的最有效的途径。


‘做科研是有压力、有困难、有牺牲,有时候甚至是一种负担,但是只要有目标,就会有成绩。就像泰戈尔曾经说过的“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李老师如是说。

隔空互动环节积极热烈,永利yl23411(中国)官方网站老师们纷纷提问,进行在线讨论。其中,财税系系主任金琳教授提出“如何破解写申报书发挥团队的作用”的疑问。李老师说,“目前自己的课题申报都是一个人全力完成。查找文献可以由团队的其他人员协助,但是课题负责人对课题的整体把握是最清楚的,在团队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运用团队的力量来完成。”
金融系黄文娟老师提出“在课题申报过程中,先找方法再找论题还是先找论题再找方法”的问题,李老师认为应是先选题,再选方法。而跨学科要用的方法,则只能通过看文献自己摸索,很多文献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聚焦方法后,再找相关方法的文献对应的文章。
金融系系主任赵娟博士提出研究框架和思路的线路图的工具是什么以及读文献用什么工具做标记等疑问,李老师都认真都给予自己的分享。

永利副院长周谦教授,提出两个困惑:博士论文看的越多,思路越凌乱,如何抓住一个点进行聚焦;英文文献的来源有那些、作用是什么。针对这两个问题,李老师认为,要在凌乱中回归现实,找到相关的政策热点,把政策和文献结合起来思考,或者与同行专家请教、讨论等方法,进行聚焦;对于英文文献的获得,建议从博士论文中看,以中文论文为起点进行扩展和发射外文文献;她认为外文文献一定要看,外国人与中国人的思想观点有很大差异,会让我们找到新的方法、数据等,扩大对课题研究现状的全面了解,从中得到启发和启示。

对老师们在线的疑问,李老师认真细致的解答,为永利yl23411(中国)官方网站的老师们带来了新知,更激发了科研热情和对科研项目拟题和申报的深刻的理解。大家一致认为,李老师的报告精彩纷呈,都是干货,受益匪浅。

会议最后,主持人周谦副院长强调,线上云分享交流灵活性较强,容量较大,有效避开了课程教学的时间冲突,是贯彻“不停学”的又一重要举措。本次论坛旨在加强永利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与共进,促进其思考提供可供借鉴的方法和有益参考。未来在科研问题上,会进一步做好跨院系、跨专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从而有序推进科研工作的进行。
撰稿:miao
图片: miao
审核:周谦